香涛网讯(青传)7月7日下午,香涛2025暑期小学期系列讲座第六期——“中国传统艺术”在崇实会堂举行。此次讲座特邀全国优秀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聂虹。讲座由香涛学院院长张志清出席并主持,我院2024级全体学生积极参加。

讲座伊始,聂虹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传统艺术起源的几种学说。“艺术不能脱离它应有的时代性。”聂虹老师介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萌芽来源于旧石器晚期的原始时期艺术与新石器时期艺术,主要集中在彩陶上,代表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她展示了相关彩陶文化图片,绘声绘色地演示如何制作这些彩陶,如何从碗到罐子,罐子随着文化发展逐步产生的变化。同时她也细致讲述了文化中不同的花纹的含义,如红山文化产生的“第一条龙”--“C型龙”。
老师随后介绍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分为兵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杂器六大类。并且通过实物图片向我们主要讲述了有关食器,水器,酒器相关的习俗习惯以及用法等,并提到三星堆青铜器的特点:鼓起来的眼睛和很粗的眉毛,青铜器上的古文字。
“春秋争霸时期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聂虹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在各大博物馆有关藏品的细节,并以此与商周时期青铜器做了比较。“秦汉时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的时间,也是中国历史发展时期。”她说道。对于秦汉时期她认真讲解了兵马俑和马踏飞燕以及汉将霍去病。隋唐艺术以包容为特点,“这个时候,佛已经逐渐世俗化了。”她提到,这个时代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代表名家,书法大家等层出不穷,她展示了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画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等,以及三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她对《青绿山水》进行细致剖析然后引出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宋代文化,对宋徽宗的瘦金体等名人代表书法进行品鉴。
张志清院长总结并期许道:“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传统文化也能有一个初步较为专业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能够修养并通过外在训练得到一个内化的气质。我们的学生也能通过开展的相关兴趣班学习到的进行艺术实践,比如摄影班用我们教的技巧,可以在假期外出游玩的时候拍出比较好的有创造性的照片。希望你们能通过这次讲座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一个生活有趣的人。”

机械类2401班的郭紫童感慨道:“原来对中华传统文化没什么了解,今天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原来有这么多内涵,随着年代的变化,文化也发生了改变,看似遥远的传统文化,早就已经把匠心和智慧刻进了器具的每个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