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涛网讯(通讯员 光莹)6月29日下午,香涛2025暑期小学期系列讲座第二期——“如何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崇实会堂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张伟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由香涛学院院长张志清出席并主持,我院2024级全体学生积极参加。
张伟开篇阐明科研本质:“科学研究是通过科学方法探索未知的智力劳动,需兼具创新性、严谨性与积累性。”他对比两种核心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以上海疫情志愿者招募为例,通过访谈归纳“差序格局”理论的社会影响。“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张伟引用管理学家明茨伯格的观点强调,“学术路上勤奋比天赋更重要。”

对于论文发表,针对投稿核心难题,张伟系统分享策略。首先进行文献精读,展示自建文献库Excel模板,要求记录理论框架、变量关系等十项要素。以华西医院案例说明理论缺口:“当年轻医生依赖CT检查而忽视‘望闻问切’的隐性知识,正是管理学研究的突破点。”强调进行创意挖掘。在摘要撰写中,要拆解顶刊摘要“八股结构”:研究价值+方法创新+结论意义,现场改写研究摘要示范。对于审稿应对的问题,张伟展示了曾被拒稿3次的论文,“对质疑数据真实性的评审,补充原始问卷及伦理审查文件;对理论质疑,用政策文本分析佐证。”
临近讲座结尾,香涛学生就张伟教授的演讲内容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有关高水平学术文献查找的出处;二是有关于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的缺陷干预措施。张伟教授提纲挈领地指出,学术文献资源可以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SCI Hub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获取得到,同时他还指出大一学生可尝试阅读顶尖期刊前沿文献,为参加学术比赛(如杯赛)积累方向,培养前沿问题洞察力;关于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化,他强调通过经济学角度、技术角度、政策与制度角度诸多方面来合理进行医疗保障改革,同时还将医疗资源均衡化类比延伸到教育资源分配均衡问题。同学们听了张伟教授的悉心解答,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张志清总结强调:“张伟教授用两小时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及论文发表相关内容,虽未深入结合公共管理或管理学具体问题,但具有普适性启发。其中的三个核心启发点:如何从现象中提炼科学问题,如何通过文献阅读与理解找到研究空白,进而确定创新点,以及如何结合专利与文章发表提升学术能力。”并对讲座氛围表示肯定,呼吁大家继续保持积极态度。

“听完这场关于如何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的讲座,我收获颇丰,深受触动。”香涛医学2401班王子铭感叹道,“原本以为发表高水平论文遥不可及,听完教授的分享,才明白这其中有方法可循,更需要耐心与坚持。”